当案件走到强制腾退这一环节,势必双方矛盾冲突尖锐,无法调和,并且强制腾退程序繁琐,面临较大的对抗性风险,法院必须制定严禁、周密的预案防止意外发生。近日,孝南法院进行了一起常见但又特殊的执行活动,常见是因为强制腾退并不稀奇,特殊在与申请人与被执行人是亲兄弟。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见证下这场腾退行动。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陈某刚与陈某强是亲兄弟,俩人关系一直不错,大家庭其乐融融。2012年,弟弟陈某强因为做生意急需资金周转,向哥哥借款。哥哥陈某刚没有一丝犹豫,借给弟弟30万元。弟弟非常感动,向哥哥保证,等资金回笼后一定第一时间还钱,并且支付利息。 转眼间,10年过去了,弟弟生意起起伏伏,但一直没有还钱的意向,哥哥几次急需用钱的时候找到弟弟,换来的却是弟弟的恶语相向及“拉黑删除”。无奈下,陈某刚将弟弟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后,弟弟陈某强却玩起了失踪。陈某强向孝南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方法总比困难多
在执行过程中,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法院拍卖了陈某强的房子。流拍后,申请人愿意接受抵偿。为了化解双方的矛盾,执行法官走访了社区工作人员及物业工作人员,辗转多方联系上了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的母亲。两人母亲70多岁了,问讯法院要强制腾退小儿子的房子,非常激动,连忙从农村老家赶来过来,老人家还没说话,眼泪先流了下来,对法官连连表示歉意:“自己的家事,却让法院的同志跟着受累了。”执行法官安慰老人道:您帮忙联系下小儿子,看能不能让他主动搬,免得强制腾退把矛盾激化了,毕竟是一家人。

老人说:“小儿子混得不好,在外地,打过去的电话都不接,偶尔他会给我来个电话问候下我,他不是老赖,只是时运不好,没有办法。我可以联系儿媳妇,媳妇是个明事理的人,我让她来处理。”
从强制腾到主动搬
被执行人陈某强的妻子李某来到现场,经过执行法官的一番思想工作,她从不能接受到情绪慢慢平复,也意识到丈夫的作为对哥哥造成的伤害,“欠债还钱,还不起钱那就用房子抵,我愿意主动搬家”。随后,李某喊来了几个亲戚一起帮忙打包,在执行干警的协助和监督下,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2点,完成了全部清点、搬离工作,李某将房屋钥匙交给申请人陈某刚。本案至此圆满执行完毕。
执行工作并不因“强制性”而变得冰冷无情,执行工作是为胜诉权利人兑现胜诉权益的保障,同时也是充分考虑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寻求最佳解决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通过此次强制腾房行动,孝南法院向“执行难”果断出击,不仅顺利完成了房屋交付,也有力震慑了被执行人,同时化解了家庭矛盾、社会矛盾。恩威并施,多措并举,让当事人感受到法院维护司法权威的决心,也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和执行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