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法理研究

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 司法践行为人民服务

时间: 2011-09-19 10:41 点击量: 1813
    当前,全国法院系统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要求分学习文件、开展讨论、规范司法行为三个阶段广泛开展大讨论,切实把司法为民根本宗旨落实到执法办案各个环节,使法院形象得到明显改善,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得到较大提升。“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在于“人民”两个字,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就是要深刻领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精髓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最熟悉的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寥寥数百字,折射出毛主席博大精深的思想光辉。今天,广大法院干警结合“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重读这篇名著,仍然有振聋发聩的感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根本的人生价值观。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在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发表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意义,也是对这一根本宗旨的阐述和贯彻。群众之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司法解纷经验和定纷止争智慧,坚持群众路线,可以从群众中发掘、寻找到这些经验和智慧,及时归纳总结,合理运用于司法实践中,有的放矢地化解矛盾纠纷。

    回顾我党的历史,在战争时期,由于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最终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建国后,我们党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每当我们坚持了为人民服务,我们的政权就会稳定,社会发展就会和谐,每当我们忽视了为人民服务,社会上便会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官僚作风盛行,引发群众不满、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当前的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时期,国内外矛盾依然以多种形式存在,尤其是群众涉诉信访居高不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司法工作只有坚持人民性的根本属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服务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最大限度地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捍卫法律尊严,树立司法权威,赢得人民广泛认同。因此,在司法领域始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显得格外重要。

    二、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就是要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司法宗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没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的辉煌,同样,没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没有司法事业的成长和发展。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依法治国的重要载体,是党通过司法手段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力量。

    全国法院系统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对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就是要做到紧密结合法院实际,以发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司法为民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警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当法官和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更加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更加自觉地坚持司法为民。要继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引领司法意识形态、深入抓好理论武装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政治法律观点的影响。围绕增强干警的群众感情,认真组织开展大讨论,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深刻反思群众观点树得牢不牢,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查自纠,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创新“服务式”司法理念,拜人民为师,以人民群众的冷暖诉求为己任,最大限度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满足人民群众诉求,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让群众观点深入人心才是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的意义所在。

    三、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就是坚持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司法目标

    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处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第一线,因此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必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要重点规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行为,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要着力解决宗旨观念淡薄、党员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执法为民理念树立不牢的问题;要着力解决特权思想严重、官僚主义盛行、作风简单粗暴、伤害群众感情的问题;要着力解决对民生问题关注不够、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合法利益、侵害群众身心健康的问题;要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监督不力和办案质量不高、行为处置不当、司法裁判不公、结案效率不高的问题;要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作为不到位以及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问题。要从“容易发生违规违法办案、执法不文明;容易发生滥用执法权力、执法不公正;容易发生玩忽职守、执法不严格;容易发生徇私枉法、执法不廉洁”的环节入手,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使各项执法活动、各个执法环节都有章可循,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量刑失误和干警失足。

    落实到司法实践中就是要做到“四个更加”:更加有力地依法服务大局。服务和保障大局,是法院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全体干警要自觉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服务发展,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更加有效地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以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切实把三项重点工作纳入审判工作、法院改革、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中去;更加扎实地做好司法惠民实事。加强立案中心建设,强化司法救助工作,建立“网上法院”,开展法律宣讲活动和巡回审判,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更加有力地抓好法院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院、从优待警,推进治庸问责,切实增强队伍综合素质,提高司法保障水平。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工作,着力打造特色、培育亮点、争创一流。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