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孝南区法院民二庭成功化解一起涉房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帮助企业收回近四千万工程款的同时,成功保障了一楼盘复工复产,让千余名购房者吃下了“定心丸”,以实际行动服务“保交楼、稳民生”政策有效落实。
【案情简介】
武汉某建设公司承包孝感某地产公司一楼盘项目,因孝感某地产公司未按期支付工程款,造成武汉某建设公司资金紧张,导致建设项目于2022年7月11日停工,2022年12月,武汉某建设公司起诉至区法院,要求孝感某地产公司支付剩余工程款6000余万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500余元,并申请法院冻结、查封孝感某地产公司账户资金及97套商品房。
因武汉某建设公司的停工,孝感某地产公司在应诉后也焦急的找到承办法官表达诉请,“我们楼盘一期给业主承诺是在2023年6月30日前交房,现在项目停工,不更换承包方很可能无法按期交房,引起业主群体性的索赔纠纷;但更换承包方需办理登记、备案等建设施工许可手续,相关职能部门需要明确我们公司与武汉某建设公司备案的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已经解除,我们现在要求反诉武汉某建设公司,解除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便推进后期项目建设。”
上述案件审理过程中,孝感某地产公司又于2023年2月份另行立案起诉武汉某建设公司赔偿其承包期间因逾期完工等违约行为产生的违约金共计2207.8万元。
因一件事情同时引发三重纠纷,两企业接连维权上访,甚至发生在案涉工地恶性伤人事件。考虑到两企业双方情绪对立严重,矛盾尖锐,承办法官董劲松果断决定从以下三方面快速疏解双方纠纷症结:
一是经济影响评估降风险。承办法官对因本案诉讼可能对两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实质性分析、评估,在得知冻结、查封的孝感某地产公司名下部分账户属于预售房资金监管专户、部分商品房已出售时,为了不影响工程款支付和购房交易的进行,立即解除对上述账户及44套商品房的保全措施。在充分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优先采取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保全措施,兼顾多方利益。
二是涉企绿色通道提质效。因本案本诉需对案涉工程量进行鉴定,考虑到案涉工程量大,鉴定耗费时间长,为了不影响“保交楼”项目复工续建,承办法官依据法律规定和我院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对孝感某地产公司反诉解除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诉讼请求优先审理,推进诉讼全流程提速增效,在查明事实基础上仅用时30天即判决解除该合同,确保孝感某地产公司及时引进新承包方,千余名购房户吃下了可收房的“定心丸”。
三是府院联动会议稳民生。案件审理过程中,区法院联系区信访局,与区住建局、项目所在的基层乡政府、派出所等多个部门召开府院联动会议,协调解决本案的财产保全、复工续建、安全生产等事宜。在经历先后4次开庭、3次组织调解,最终促使武汉某建设公司起诉孝感某地产公司支付工程款和违约金、孝感某地产公司起诉武汉某建设公司支付违约金两案顺利调解,目前调解协议正常履行,本院解除对孝感某地产公司的全部财产保全措施,最终实现“一案解多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孝南区法院在办理涉房企案件中,不断努力在依法保障当事人胜诉权与减轻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中寻求一个利益平衡点,以此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持续优化了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