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孝感市孝南区法院秉持“开局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在党组书记、院长黄丽华的带领下,以“督察破局”为突破口,锚定“脱薄向强”目标,创新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审务督察体系,将督察深度嵌入审判执行各环节,以督察之力清积弊、提效能、树公信,机关纪律作风、司法作风得到明显提升。
一、作风攻坚“组合拳”:刀刃向内淬铁军
专班挂图作战,督察提级再赋能。全力打造纪律作风提升工程,建立“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主抓、部门协同落实”的督察体系。院领导带头下沉一线,开展全覆盖走访调研,精准锁定作风顽疾。曾赴省法院跟班学习督察工作的骨干黄燕玲,将省级标准化督察经验本土化,强化会议纪律要求,确保会风会纪明显好转,协助推出“保密文件流转全周期监管”机制,实现文件管理、公文流转“零差错”。
春季整训亮剑,会风庭审双提质。春节假期后,院开展为期7天的春季整训活动,主要从精神面貌、作风顽疾、会风会纪三方面入手,组织专题学习教育,聚焦精神懈怠、纪律松散等问题,通过自查互查、建立整改台账等方式,推动干警“红脸出汗”真整治。同步严抓会风会纪,实行“会前签到+会中巡查+会后通报”闭环管理,全力保障“全省法院院长研讨班”等重大学习会议中的会风会纪效果明显。针对庭审作风规范化问题,督察室安排专人开展持久督察,庭审不规范问题大幅减少,司法形象焕然一新。
二、质效监管“高压线”:积案清零树公信
聚焦积案沉疴,约谈督办破难题。创新“督察+审管”双线联动模式,与审管办联动开展审限变更全流程审核,严控“边清边积”,针对长期未结案件“顽疾”,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定期召开审判执行态势分析会,对案件审限实行“日跟踪、周分析、月通报”:超6个月案件亮“蓝灯”提示,超9个月亮“黄灯”约谈,超12个月亮“红灯”挂牌督办,对42名员额法官启动预警程序,印发督察通报2期,对超一年期未结案件法官7人、超九个月期未结案件法官11人、上诉超期移送案件法官6人进行约谈通报,倒逼法官从“被动清积”转向“主动防控”。2025年截至目前,全院结案率同比提升40%,长期未结案件化解率达80%以上,推动案件收结比持续优化。
质量评查双驱动,规范司法“显微镜”。联合审管办推行“重点抽查+交叉互评”案件质量督察机制,对发回重审、信访投诉等五类案件实施“一案三查”(查程序、查证据、查文书),推行跨庭室交叉互审,打破“自查自纠”局限,强化审限管理刚性约束,严抓“临近审限提示”“超期案件挂牌督办”,旧存案件清理率达98%,司法效率与权威双重彰显。通过审判流程管理系统,自动识别审限变更异常操作,提前15天向承办法官及督察室同步推送预警,并对扣除、中止、延长审限申请实行“三审制”(承办法官说明、庭长初审、督察室终审),驳回不规范审限变更申请33件,审限变更合规率达100%,超期移送案件实现“零新增”。
三、日常监督“螺丝钉”:严管厚爱激活力
两查联动织密网,纪律防线再筑牢。创新“早点名、午查岗”督察机制。党组书记、院长黄丽华高度重视机关纪律作风,亲自部署开展“早点名”活动3次,早上上班前,院长及分管院领导在办公楼前对分管部门进行集中点名和谈话,强调纪律作风和具体工作要求。督察室不定期抽查早晚考勤7次,约谈通报迟到早退干警18人次,考勤违纪率大幅下降;午间严查脱岗、“摸鱼”行为,督察室到各办公室逐一点名,纪律意识显著增强。
警示教育常态化,刚柔并济激活力。以“作风建设提升年”为抓手,通过案情通报、警示教育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拧紧干警思想“总开关”,推动“廉洁用权”理念深植人心,为法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设立“每月之星”光荣榜,公示审判执行先进个人名单43人次,进一步营造对标先进、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生态,持续激发组织系统砺剑争锋、点燃比学赶超“助燃器”。
奋楫扬帆再出发,脱薄攻坚谱新篇。站在新起点,孝南区法院将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深化审务督察长效机制,在纪律作风上“钉钉子”、在顽疾整治上“拔硬钉”、在司法为民上“闯新路”,奋力打造新时代政法铁军,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硬核答卷”。